美國國債

基本簡介

  美國國債,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根據發行方式不同,美國國債可分爲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又稱無記名式國債國庫券)和記账式國債3種。根據債券償還期限不同,美國國債大致可分爲短期國庫券(T-Bills)、中期國庫票據(T-Notes)和長期國庫債券(T-Bonds)3類。
  過去的數年來,中國持續購买美國國債,但美國本土的投資者卻不停減持。中國仍爲美國國債的外國中第一大持有國。 對中國投資者而言,持有美國國債也會帶來如下成本風險:持有美國國債,面臨着由美元貶值估值效應造成的資本損失或美國國債市場價格下降。一方面,美聯儲加息會導致美國國債市場價格下滑;另一方面,次貸危機結束後,投資風險偏好的增強所導致的避險資金流出美國國債市場,也會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揚以及美國國債市場價格下降。從2001 年後,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尤其是作爲CPI 核心指數房地產市場在2005年後持續下滑,美元持續下跌。而作爲全球主要結算貨幣美元,再次遭受信任危機。美元貶值導致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壓力,並且導致美元儲備國持有的外匯資產財富縮水。美元貶值也是美國向別國轉嫁危機並制約其他競爭對手正常發展的慣用方法。上世紀80年代美國迫使日元升值,引發日本經濟泡沫膨脹並最終破滅;眼下美國又在使用“弱勢美元”的政策,向全球輸出衰退,此輪美元貶值的主要對象是歐元人民幣,美元貶值引發我國輸入性通貨膨脹,2001年初至2008年2月底,美元貶值幅度高達66.4%,即使國際市場商品實際價格維持不變,其以美元標價的名義價格也會上漲66.4%。美元貶值推高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引發全球性通貨膨脹。由於美元的大幅貶值,急劇拉高了全球石油、礦石、谷物、天然橡膠等能源價格初級產品價格上升,對中國通貨膨脹形成外部推動壓力的渠道是,進口能源價格初級產品價格上漲首先造成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上漲,其次造成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上漲,最終導致我國出現輸入性通貨膨脹。通脹壓力上升是近兩年中國宏觀經濟最重要的特徵事實之一。美元貶值導致世界原油價格上升,如表1-1所示。截止到2008年上半年原油價格創新高,這種物價刺激效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以美元貨幣計算單位原油價格美元貶值而直接上漲;其次是次貸危機導致美國房地產股票市場一度低迷,大量的美元因此轉向購买原油期貨現貨,湧現出巨量投機需求和避險需求,形成較大比例的“投機溢價”,進一步推高了農礦產品價格水平。其往年的國債發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億美元,若按照美國現在的赤字規模1萬2千億美元,再加上拯救商業銀行系統必不可少的2、3萬億這樣的規模,美國國債2009年的發行量將會達到一個相當驚人的程度,很可能是往年的5、6倍以上。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用來購买美國國債,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不到5%。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爲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

中國持有量

  過去的數年來,中國政府持續購买美國國債,但美國本土的投資者卻不停減持。例如,10年前美國國債的總額約爲3萬億元,當中逾七成、即2萬億元以上爲美國本土的投資者擁有;但時至今天,美國國債的總額增至4萬億元,卻只有三成爲本土投資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斷下降。美國人不买美國國債的原因十分簡單,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美國財政部最新報告顯示,中國2009年10月末持有美國國債7,989億美元,較9月持平;其中持有短期國債1,354.48億美元,佔比約17%,中國仍爲美國國債的外國中第一大持有國。 美國財政部2010年12月15日發布的最新“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10月淨增持233億美元美國國債,爲連續第四個月實施淨增持操作。
  截至10月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9068億美元,自今年4月以來首次突破9000億美元水平,繼續保美國國債全球最大單一持有國地位。今年7-9月,中國分別淨增持30億美元、217億美元和151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數據計算顯示,中國2009年10月末約持有美國長期機構債4,797.68億美元長期公司債245.46億美元股票1,007.5億美元。從2008年9月起,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爲全球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2009年年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8948億美元,約爲2009年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存量的37%,以及2009年中國GDP的18%。 對中國投資者而言,持有美國國債也會帶來如下成本風險:持有美國國債,面臨着由美元貶值估值效應造成的資本損失或美國國債市場價格下降。一方面,美聯儲加息會導致美國國債市場價格下滑;另一方面,次貸危機結束後,投資風險偏好的增強所導致的避險資金流出美國國債市場,也會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揚以及美國國債市場價格下降。從2001 年後,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尤其是作爲CPI 核心指數房地產市場在2005年後持續下滑,美元持續下跌。而作爲全球主要結算貨幣美元,再次遭受信任危機。美元貶值導致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壓力,並且導致美元儲備國持有的外匯資產財富縮水。美元貶值也是美國向別國轉嫁危機並制約其他競爭對手正常發展的慣用方法。上世紀80年代美國迫使日元升值,引發日本經濟泡沫膨脹並最終破滅;眼下美國又在使用“弱勢美元”的政策,向全球輸出衰退,此輪美元貶值的主要對象是歐元人民幣
  持有美國國債面臨着較高的機會成本或實際成本美國10年期國債的年度收益率平均爲3%-6%,這遠低於投資投資股票指數或進行直接投資能夠獲得的平均收益率。對中國央行而言,持有美國國債有着更爲現實的成本。這是因爲,央行外匯儲備的累積會導致外匯佔款增加,爲防止外匯佔款增加對國內基礎貨幣的衝擊,央行通常採用發行央票的方式進行衝銷,而央票是有利息成本的。
  至於中國政府購买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爲其着眼點並不放在投資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美元匯率,借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境況

  現在,中國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假如繼續买入美元國債,從經濟角度上看,將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爲美國國債回報低,只較日債稍好;但如果停止購买美國國債,甚至沽出的話,美元就會再進一步貶值,中國同樣損失慘重,即所謂“买又慘,不买又慘”。
  由於中國購入了大量美債,假如美元貶值的話,持有國債在账面上已輸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債匯價格定會再進一步下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估計,假如人民幣升值10%,中國政府就會承受500億美元的账面資本損失,如果美國利率再上升2%,中國就再損失三百億到五百億美元,結果總共損失八百億到1000億美元,當然以上還沒有計算美元匯價下跌而帶來的出口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可做出的選擇非常少。

他國持有

  美國財政部09年9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7月份,海外投資者實際买入美國長期國債淨額增加153億美元,當月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再次突破8000億美元
  根據美國財政部當天公布的數據,7月份外資增持美國國債規模大大低於6月份的907億美元。而5月份海外投資者則減持了194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年12月份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持有量,由前一月份的7896億美元削減至7554億美元。而日本增持美國國債115億美元,超過中國成爲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 根據美國財政部當天公布的數據,2009年12月份海外投資減持美國國債530億美元減持幅度創歷史新高,遠高於當年4月創下的445億美元減持記錄。
  在持有美國國債的主要國家中,2009年12月份日本增持了115億美元,至7688億美元,成爲美國最大債權國。中國當月減持了342億美元,現持有美國國債7554億美元,降爲美國第二大債權國。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二個月減持美國國債
  此外,英國當月增持了249億美元美國國債,至3025億美元;巴西增持了35億美元,至1606億美元俄羅斯減持了96億美元,至1185億美元。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2010年4月份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達到900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50億美元,這是中國連續第二個月增持美國國債,也是中國自去年11月以來持有美國國債總額首次突破9000億美元關口。
  此外,4月份日本持有美國國債也增加106億美元,達到7955億美元;英國持有美國國債則大幅增加422億美元,達到3212億美元。中日英分列美國第一、第二和第三大債權國,三國3月份也增持了美國國債

主要作用

  債務長期化以及債務總額的不斷增長,自然帶來一系列問題。美國國債管理主要集中在解決有關的這方面的問題上:
  (1)保證國債的順利推銷,以籌集所需資金
  美國有龐大的金融市場,要保證國債的順利推銷,必須使聯邦政府公債具有競爭性。爲此,首先根據社會不同階層、不同機構對債券的不同要求發行公債,例如,發行短期債券、有固定收入長期債券以及可贖性的長期債券以滿足商業銀行、退休者以及中低收入階層。其次,提供特別優惠條款以吸引投資者。例如,通過適當增加利率吸引投資者。
  (2)以最低成本銷售,降低聯邦財政利息負擔美國降低公債成本的一個主要方法,即利用投資者的競爭採用投標購买或拍賣銷售。以年收益率爲基礎進行投標拍賣的方法是,投標人可分爲競爭性投標人及非競爭性投標人。競爭性投標人一般都是大型機構或個人投資者,他們在標書中寫明愿意購买債券收益以及相應的購买量。非競爭性招標對投標額有最低數量限制。決標時,財政部首先全部接受非競爭性投標,然後競爭性標書收益率由低到高排列,直到全部發行額認購滿爲止。
  如何安排各種公債的結構,也是美國降低利息成本的一個重要方面。總的來說,美國債券結構的安排是,在利息低的時候多發行長期債券利息高的時候多發行短期債券,根據不同利率水平,改變公債期限結構
  (3)調整公債經濟增長關系,以促進經濟穩定和增長美國公債管理的目標之一是使公債發行與聯邦政府的財政貨幣政策相協調,成爲經濟調節手段。一般做法是,在充分就業時,盡量從非商業銀行,而不從商業銀行借入資金。因爲向銀行出售公債籌措資金商業銀行隨時可持公債聯邦儲備銀行貼現,所以有使貨幣發行量增大的可能性,以致引起通貨膨脹。相反,在經濟衰退時,則向商業銀行甚至聯邦儲備發行債券,從而刺激經濟。 針對美國國債市場不時出現的新問題,財政部、聯儲以及證券交易委員會等有關管理機構不斷重新審視國債市場的各個方面,完善市場管理。例如,1991年8 月,甲級證券交易所羅門兄弟公司國債拍賣中5次未經顧客授權代理顧客發出標書而爆出醜聞,隨即財政部成立了聯合工作組進行調查,提出建立即時檢查制度、審核大額中標額的合法性等改革措施。
  

熱門資訊更多

TSFOREX用戶登錄
captcha
TSFOREX用戶注冊
TSFOREX密碼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