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地理學派
新經濟地理學派
新經濟地理學派概述
......
以克魯格曼、藤田等學者的新經濟地理學派,形成於20世紀90年代,新經濟地理學派的宗旨是將經濟地理學,即區域經濟學帶進主流經濟學的殿堂。正是從這裏出發,其分析區域問題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經濟學的,其理論的基石建立在三個命題之上:
其一是收益遞增。由於生產規模的誇大帶來產出的增加,從而帶來生產成本的下降,各國或區域間通過發展專業化和貿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經濟規模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區,其規模優勢遠遠大於某一個部門或產業的集中優勢,從而爲地區獲得競爭優勢創造了前提。
其二是不完全競爭模型。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創立的不完全競爭模型,被克魯格曼引入到區域經濟的分析當中,例如,由於不完全競爭的存在,當某個地區的制造業發展起來之後形成工業地區,而另一個地區則仍處於農業地區,兩者的角色將被固定下來,各自的優勢被 “鎖定”,從而形成中心區與外圍區的關系。
其三是運輸成本。假設以保羅·薩繆爾森引入的“冰山”理論的形式存在,即假設只有制成品有運輸成本,任何制成品的價值在運輸中都有一部分丟失了,而不是設計一個單獨的運輸業的存在。由這三個基石,設計出區域經濟的“中心一外圍模型”。這個模型是新經濟地理學派對區域經濟學的主要貢獻。
熱門資訊更多
光大期貨:此次要求在10月份集中全面關停 對短期焦炭供需將形成階段性影響
09/28 10:48
格隆匯
港股異動 | 石油股集體走高 國際油價續刷年內新高 美國銀行上調布油2023年價格預期
09/28 10:48
智通財經
美國天然氣連漲四日 今日將完成換月
09/27 22:56
格隆匯
機構:油價飆升至10個月高位
09/27 22:53
格隆匯
美國銀行:將布油2023年價格預期上調
09/27 19:44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