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

歐盟簡介

歐洲聯盟(歐盟European Union,EU

歐盟官方網站地址:http://europa.eu/

  “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裏;到那時,你們將構築歐洲的友愛關系……”

 ——維克多·雨果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communities) 發展而來的,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於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裏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1957年3月25日,歐洲六國領導人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市政大樓籤署了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
的《羅馬條約》。

  1946年9月,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提議建立 “歐洲合衆國”。1950年5月9日,當時的法國外長羅貝爾·舒曼(1886年-1963年)代表法國政府提出建立歐洲煤鋼聯營。這個倡議得到了法、德、意、荷、比、盧6國的響應。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在巴黎籤訂了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又稱《巴黎條約》)。1952年7月25日,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這六個國家在羅馬籤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1958年1月1日,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組建。1965年4月8日,六國籤訂的《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三個共同體的機構合並,統稱歐洲共同體。但三個組織仍各自存在,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布魯塞爾條約》於1967年7月1日生效,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1973年後,英國、丹麥、愛爾蘭、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後加入歐共體,成員國擴大到12個。

  歐共體12國間建立起了關稅同盟,統一了外貿政策和農業政策,創立了歐洲貨幣體系,並建立了統一預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發展成爲歐洲國家經濟、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裏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以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爲目標的《歐洲聯盟條約》,亦稱《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共體更名爲歐盟。這標志着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使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歐盟成立後,經濟快速發展,1995年至2000年間經濟增速達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9萬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萬美元歐盟經濟總量從1993年的約6.7萬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近10萬億美元

  2002年 11月18日,歐盟115國外長會議決定邀請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10個中東歐國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上述10國正式籤署入盟協議。2004年5月1日,這10個國家正式成爲歐盟的成員國。這是歐盟歷史上的第五次擴大,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大。2007年1月,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國加入歐盟歐盟經歷了6次擴大,成爲一個涵蓋27個國家總人口超過4.8億的當今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聯合體。>> 

  2003年7月,歐盟制憲籌備委員會全體會議就歐盟的盟旗、盟歌、銘言與慶典日等問題達成了一致。根據憲法草案:歐盟的盟旗仍爲現行的藍底和12顆黃星圖案,盟歌爲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銘言爲“多元一體”,5月9日爲“歐洲日 ”。


歐盟的主要出版物


《歐洲聯盟公報》
《歐洲聯盟月報》
《歐洲文獻》
《歐洲新聞—對外關系》
《歐洲經濟》等。

歐盟的會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懸掛,會旗爲天蘭色底,上面有12顆金黃色的星,而這12顆星代表的不是成員國數字,而是完美的象徵,是聖母瑪利亞的象徵。制作會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增強人們對歐洲聯盟和歐洲同一性的印象。

歐盟的會徽


  1988年1月开始使用,會徽的底呈蘭色,上面12顆金星圍成一個圓圈,圓圈中間爲各成員國國名。


歐盟的統一貨幣


  歐盟的統一貨幣歐元 (euro) ,1999年1月1日正式啓用。除英國、希臘、瑞典和丹麥外的11個國家於1998年首批成爲歐元國。2000年6月,歐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費拉舉行的首腦會議批准希臘加入歐元區。這次會議還決定在2003年以前組建一支5000人的聯合警察部隊,參與處理發生在歐洲的危機和衝突。2002年1月1日零時,歐元正式流通。2006年7月11日,歐盟財政部長理事會正式批准斯洛文尼亞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 ,這將是歐元區的首次擴大。同時該國將成爲新加入歐盟的10個中東歐國家中第一個加入歐元區的國家。


歐盟的主要組織機構


  歐洲理事會 (European Council),即首腦會議,由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及歐盟委員會主席組成;負責討論歐洲聯盟的內部建設、重要的對外關系及重大的國際問題。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會議。歐洲理事會主席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任期半年。順序基本按本國文字書寫的國名字母排列。現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爲德國,任期爲2007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歐洲理事會是歐盟的最高權力機構,在決策過程中採取協商一致通過的原則。理事會下設總祕書處。

  歐盟理事會,即部長理事會,主席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任期半年


  歐盟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 ,是歐洲聯盟的常設機構和執行機構,負責實施歐洲聯盟條約歐盟理事會作出的決定,向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提出報告和立法動議,處理聯盟的日常事務,代表歐盟對外聯系和進行貿易等方面的談判等。在歐盟實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範圍內,只有建議權和參與權。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法律大街200號一座十字形的大廈內。根據《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簡稱《馬約》),自1995年起,歐盟委員會任期爲5年,設主席1人、副主席2人。該委員會由來自不同成員國的25名代表組成。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2004年11月上任;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1999年任職。

  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由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徵詢歐洲議會意見後共同提名,歐盟委員會其他委員人選由各成員國政府共同協商提議。按此方式提名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和其他委員需一起經歐洲議會表決同意後,由歐盟成員國政府共同任命。

  歐洲議會 (European Parliament) ,是歐洲聯盟的執行監督、咨詢機構,在某些領域有立法職能,並有部分預算決定權,並可以三分之二多數彈劾歐盟委員會,迫其集體辭職。議會大廈設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議會祕書處設在盧森堡;自1979年起,歐洲議會議員由成員國直接普選產生,任期5年。現任議長是來自德國的資深議員漢斯-格特·珀特林,2007年1月當選。

  此外,歐盟機構還包括設在盧森堡的歐洲法院和歐洲審計院。

  歐洲法院歐盟仲裁機構,負責審理和裁決在執行歐盟條約和有關規定中發生的各種爭執。現有15名法官和9名檢察官,由成員國政府共同任命。

  歐洲審計負責歐盟審計財政管理審計院1977年成立,由12人組成。


歐盟10年來主要大事記


1994年12月9至10日,歐洲聯盟12國和即將加入歐盟的奧地利、瑞典和芬蘭的領導人在德國埃森就改進歐盟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和歐盟向東歐擴大問題達成一致。

1995年1月1日,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歐盟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3月26日,申根協議生效。協議規定,在申根協議國家邊境上取消對人員往來的控制,加強司法和警務機構間的合作。同年12月16日,歐盟馬德裏首腦會議最終把未來歐洲統一貨幣的名稱確定爲“歐元”。

1996年12月14日,歐盟都柏林首腦會議通過了《穩定和增長公約》、《歐元的法律地位》和《新的貨幣匯率機制》的歐元運行機制文件。

1997年6月17日,歐盟首腦會議通過了對《馬約》修改和補充的《阿姆斯特丹條約》,同年100月2日,歐盟外長籤署了該條約

1998年3月12日,歐盟15國與申請加入歐盟的中、東歐11個國家的領導人在倫敦正式啓動了名爲“歐洲會議”的首腦定期磋商機制。5月2日,歐盟布魯塞爾首腦會議宣布德國、比利時、奧地利、荷蘭、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盧森堡、愛爾蘭和芬蘭11國爲歐元創始國。

1999年1月1日,歐盟正式啓動歐元。5月1日,《阿姆斯特丹條約》正式生效。12月11日,歐姆赫爾辛基首腦會議通過了《千年宣言》,決定正式接受土耳其爲入盟候選人並決定在2003年前成立歐盟快速反應部隊。

2000年2月15日,歐盟开始與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拉脫維亞、立陶宛、保加利亞和馬耳他第二批6個入盟候選國正式舉行入盟談判。

2001年1月1日,希臘正式成爲歐元區第12個成員國。12月15日,歐盟布魯塞爾首腦會議通過《拉肯宣言》,爲歐盟推行政治體制改革提出了需要解決的問題,並決定建立制憲籌備委員會爲“歐洲的前途”提供改革方案。

2002年1月1日,歐元正式流通。3月1日,歐元成爲歐元區國家唯一法定貨幣。同年11月18日,歐盟15國外長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決定邀請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10個中東歐國家入盟。

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歐盟與捷克、塞浦路斯、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等10個完成入盟談判的候選國籤署入盟協議。這意味着歐盟成員國擴大到25個。這10國將於2004年5月1日成爲歐盟的正式成員國。

2003年12月12日,歐盟首腦會議在布魯塞爾开幕,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討論並爭取敲定歐盟憲法草案的最後文本。會議通過了歐盟安全战略文件,這是歐盟通過的第一個安全战略文件,爲進一步提高歐盟的危機預防和處理能力及獨立防務能力奠定了新的理論基礎。由於各方在有效多數表決機制等問題上分歧較大,會議未能就歐盟憲法草案最終達成協議。

2004年3月,歐盟首腦會議在歐盟理事會大樓舉行,會議發表了《反恐聲明》。任命荷蘭前內政副大臣德·弗裏斯爲首位歐盟反恐協調員,歐盟反恐協調員將監管外交和內政的工作,類似於美國於“9·11”事件後成立的國土安全部,負責協調歐盟成員國在反恐方面的行動、信息交流並制訂具體反恐政策。會議決定採取的另一項反恐措施是,將歐盟與其它國家的經濟合作與反恐合作聯系起來。此外,會議採納的緊急措施還包括改善歐盟國家間警察和情報部門的合作,使各國法律允許頒布共同的通緝令,加強邊界控制和進行電話記錄跟蹤,籌措打擊恐怖主義經費,建立歐洲恐怖嫌疑犯數據庫等。

2004年5月1日,馬耳他、塞浦路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10國正式加入歐盟

2004年6月17日,歐盟首腦會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理事會大廈开幕。這是歐盟2004年5月1日擴大到25國後的首次峰會。18日,歐盟的第一部憲法條約草案獲得通過。該憲法將取代歐盟現有龐雜的法律文件,保證歐盟擴大後機構的正常運轉。

2004年7月,歐盟外長會議決定正式开始建立歐盟軍事裝備局。這是歐盟決定組建快速反應部隊和建立軍事行動計劃中心後在獨立防務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歐盟軍備局的主要任務是推動歐盟實施安全與防務政策,協調歐盟的軍備开支,幫助成員國提高防務能力,包括危機處理、軍備合作、軍事技術研發以及开發具有競爭力的歐洲軍事設備市場。索拉納將出任軍備局的第一任局長。該局的決策機構由參與國的國防部長組成。軍備局直接對歐盟理事會負責,同時向歐盟政治與安全委員會提交工作報告並接受該委員會指導。2004年1月,索拉納任命英國國防部國際安全政策司司長尼克·威特尼爲軍備局籌備小組組長。

2004年9月,在歐盟國防部長非正式會議上,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的國防部長在荷蘭諾德韋克籤署了組建歐盟憲兵部隊的意向聲明,並決定在2005年使這支部隊具備快速反應能力。這意味着歐盟建設獨立防務過程中的又一個新構想即將付諸行動。

2004年10月,歐盟25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在羅馬籤署了歐盟歷史上的第一部憲法條約,標志着歐盟在推進政治一體化方面又邁出重要的一步。歐盟憲法條約籤署後還需歐盟各成員國根據本國的法律規定予以批准方可生效。如果各成員國批准順利,歐盟憲法條約於2006年11月1日正式生效。

2004年11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國防部長會議正式決定,歐盟將於2007年前組建13個能部署到世界上任何熱點地區的快速反應战鬥小分隊。按照歐盟國防部長們的設計,快速反應战鬥小分隊的兵力爲1500人左右,能部署到離歐洲6000公裏遠的地方,並有能力在歐盟成員國一致作出決定後10天內完成部署。首批战鬥小分隊將於2005年至2006年組建完畢。

2004年12月,歐盟首腦會議在布魯塞爾決定,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將於2005年4月籤訂入盟條約並於2007年成爲歐盟正式成員國。

2005年1月,歐洲議會全會表決批准了歐盟憲法條約,但該條約還需要歐盟各成員國的批准方可生效。

2005年4月25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兩國領導人在盧森堡籤署了兩國加入歐盟條約,爲兩國按計劃於2007年1月1日正式入盟奠定了基礎。

2005年4月,歐盟決定對來自中國的針織襯衫、毛衫、褲子等9種紡織品進行特別限制措施的調查,中國表示強烈反對。 5月溫家寶總理在北京會見歐盟三駕馬車”外長,就歐盟對華紡織品和服裝出口設限問題表明了中方立場,緩解當前中歐紡織品貿易摩擦和矛盾需雙方共同努力,中國政府以積極的態度促進紡織品貿易一體化的平穩過渡,主動採取了包括對部分紡織品加徵出口關稅、降低紡織品出口退稅率、實行出口自動許可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2005年5月11日,保加利亞、奧地利和斯洛伐克議會分別批准《歐盟憲法條約》。12日,德國聯邦議院表決通過了《歐盟憲法條約》,這表明德國最終正式批准《歐盟憲法條約》已成定局。19日,比利時衆議院批准《歐盟憲法條約》。至此,歐盟25國中已有西班牙、斯洛文尼亞、立陶宛、匈牙利、意大利、希臘、奧地利、斯洛伐克和德國、保加利亞、比利時等10個歐盟成員國已經分別通過議會表決或全民公決批准了《歐盟憲法條約》。

2005年5月29日,法國全民公決否決《歐盟憲法條約》,6月1日,荷蘭全民公決否決《歐盟憲法條約》。6月2日拉脫維亞議會批准《歐盟憲法條約》。2005年7月,盧森堡全民公決通過《歐盟憲法條約》。

2005年9月,中歐籤署文件就解決紡織品貿易問題達成一致,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代表雙方在北京籤署了《磋商紀要》。商定採取過渡性靈活措施,妥善解決《備忘錄》執行中出現的滯港問題。根據《磋商紀要》的規定,歐盟將全部放行所有滯港貨物,對執行《備忘錄》超過2005年協議數量的部分,中歐雙方各自承擔其籤發的許可證數量。實際滯港貨物數量雙方各承擔一半,其中歐方承擔部分,歐盟將通過增加2005年備忘錄規定的數量解決。中方承擔部分,將通過個別品種的調劑來解決。

2005年9月,歐盟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化纖布徵收爲期5年的最高達56.2%的反傾銷稅。歐盟還決定對45家指定的中國公司實行稅收優惠,最低稅率爲14.1%。

2005年12月15日-17日,在歐盟首腦會議上歐盟25國領導人就歐盟2007-2013年財政預算方案達成協議,從而解決了這一困擾歐盟各國已久的難題,並爲歐盟的進一步擴大和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創造了良好條件。本次首腦會議還同意給予馬其頓“歐盟候選國地位”。

2005年12月28日北京時間13時19分,歐洲伽利略計劃第一顆導航衛星在哈薩克斯坦成功發射,標志着中國參與的這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進入部署階段。中歐“伽利略”計劃。

2006年1月1日,歐盟开始實施新的普惠制。新普惠制旨在幫助發展中國家免除或降低它們出口歐盟市場商品關稅。新的分類包括一般普惠制、針對最不發達國家的特殊普惠制和旨在幫助競爭力微弱國家的附加普惠制。新的普惠制方案對“畢業條款”有了更爲明確的規定。“畢業條款”是指一個國家的一種產品如果在歐盟市場份額超過一定比例,就將失去普惠制待遇。根據新條款,普惠制受益國的任何一種產品如果在歐盟市場的份額超過15%,則將失去普惠制待遇,而紡織品和服裝的“畢業門檻”則爲12.5%。

2006年3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審議了歐盟委員會本月初發表的能源政策綠皮書,一致同意建立歐盟共同能源政策,並批准了歐盟委員會提交的推進“裏斯本战略”方案。

2007年1月1日,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正式成爲歐盟成員國。這是歐盟歷史上第六次擴大。

熱門資訊更多

TSFOREX用戶登錄
captcha
TSFOREX用戶注冊
TSFOREX密碼找回